增长2.9% 2025年中国外贸半年报出炉

81 次浏览

2025年7月14日,海关总署发布上半年外贸数据。在国际单边主义升温、全球供应链承压的背景下,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1.79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2.9%,增速较前5个月提升0.4个百分点。值得关注的是,出口规模历史性突破13万亿元大关,同比增长7.2%;进口8.79万亿元,降幅较前5个月收窄1.1个百分点,呈现明显企稳态势。

从季度走势观察,外贸复苏动能持续增强。一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1.3%,二季度增速跃升至4.5%,连续7个季度保持正增长。月度数据更勾勒出清晰的上行曲线:前3个月累计增长1.3%,4月升至2.4%,5月达2.5%,最终上半年定格在2.9%的稳健增幅。这种逐月向好的态势,印证了我国外贸体系的自我修复能力。

结构性亮点成为本次半年报最鲜明的注脚。在出口领域,机电产品以7.8万亿元的规模占据总出口值的60%,同比增长9.5%。其中,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20%,新能源汽车、光伏组件等”新三样”产品保持12.7%的增速。更引人注目的是,自主品牌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的占比提升至32.4%,较去年同期提高1.2个百分点,标志着中国制造正完成从代工贴牌到品牌出海的质变。

进口端同样呈现积极信号。随着国内”两重””两新”政策发力,二季度进口同比由负转正。石化设备、纺织机械等生产资料进口增速达两位数,电子元件等关键零部件保持较快增长,原油、金属矿砂等重要原材料进口量显著增加。新疆、山东等地企业反映,拉美、中亚等新兴市场订单量同比提升30%以上,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现。

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用”顶压前行,规模稳中有增、质量优中有升”总结上半年成绩。分析人士指出,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与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,构成了外贸韧性的双重保障。全产业链优势使企业能快速响应国际需求变化,而内需市场又为出口企业提供了战略纵深。

尽管6月进出口增速全面回升,但业内人士提醒,全球经贸秩序重构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在累积。随着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、地缘政治风险发酵,下半年外贸增长仍需攻坚克难。目前,商务部已会同多部门研究制定稳外贸新政,重点支持跨境电商、海外仓等新业态发展,为外贸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国际空间。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