勐阿口岸前半年进出口货运量突破 40 万吨 农产品贸易成增长主力​

46 次浏览

作为西双版纳州连接老挝的重要陆路通道,勐海县勐阿口岸今年上半年外贸发展势头强劲。据昆明海关所属勐腊海关统计,1-6 月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 40.2 万吨,同比增长 28.5%;贸易额实现 6.3 亿元,同比增长 42.3%,在农产品跨境贸易扩容与通关便利化升级的双重推动下,这座中老边境口岸持续释放 “通道 + 产业” 协同效应,成为滇西南外贸增长的重要支点。

盛夏的勐阿口岸货运查验区,满载老挝木薯干、大米的入境货车与装运国产化肥、果蔬的出境车队有序穿梭,海关关员借助智能查验设备快速完成货物核验。“以前木薯干进口要排队等查验,现在提前在线申报,到港后 20 分钟就能放行,上半年我们进口量从去年的 3 万吨涨到 5 万吨。” 勐海顺达进出口贸易公司经理张建军说,企业上半年依托口岸新增了老挝糯米进口业务,贸易额同比增长 60%,这得益于口岸 “硬设施” 的持续完善 —— 去年底投用的农产品专用查验棚可同时容纳 10 辆货车作业,今年新建的冷链仓储中心能满足 2000 吨生鲜农产品暂存需求,彻底解决了以往雨季货物霉变、旺季周转不畅的问题。

特色农产品贸易的爆发式增长成为业绩核心支撑。进口端呈现 “粮食 + 经济作物” 双主导格局:上半年进口木薯干 12.5 万吨,货值 1.8 亿元,同比增长 35.7%,占口岸进口总量的 31.1%,成为国内淀粉加工企业的核心原料;老挝大米进口 4.2 万吨,货值 1.2 亿元,同比增长 48.3%,其中茉莉香米凭借口感优势进入云南、广东等省市高端商超;橡胶制品进口 3.8 万吨,货值 0.9 亿元,同比增长 26.5%,为本地橡胶加工产业提供稳定原料。出口端则聚焦 “农资 + 生鲜” 精准对接:国产化肥出口 2.3 万吨,货值 0.7 亿元,同比增长 52.1%,有效满足老挝农业生产需求;云南特色果蔬出口 5.6 万吨,货值 1.5 亿元,其中西瓜、辣椒通过冷链专线 36 小时内直达老挝万象市场,出口量同比增长 38.9%。

业绩跃升背后是 “软服务” 的深度赋能。勐腊海关针对农产品时效性强的特点,创新推出 “农产品通关清单” 制度,将木薯干、大米等 10 类商品纳入 “即到即检、合格即放” 范围,通关时间较去年压缩 40%;依托 “互联网 + 海关” 平台,实现报关、查验、放行全流程线上办理,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申报,报关差错率从 12% 降至 3% 以下。边检站与海关、市场监管部门建立 “三联三促” 协作机制,推行 “7×24 小时” 预约通关,上半年累计保障 2.1 万辆次跨境车辆高效通行,同比增长 15.6%。“海关的‘一对一’政策辅导帮我们吃透了 RCEP 关税优惠,上半年光关税减免就省了 80 多万元。” 报关员李红梅的话语道出了企业的获得感。

口岸能级提升正加速带动区域产业发展。依托勐阿口岸区位优势,勐海县在口岸周边规划建设了农产品加工产业园,目前已吸引 5 家企业入驻,其中勐海鑫源淀粉厂以老挝木薯干为原料,年产淀粉 2 万吨,带动 200 余名村民就业;今年新签约的老挝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计划投资 1.2 亿元,投产后可实现木薯干就地加工转化,进一步提升贸易附加值。上半年经勐阿口岸开展业务的企业达 78 家,较去年增加 21 家,民营企业占比超 97%,形成 “老挝种植 — 勐阿通关 — 本地加工 — 全国分销” 的产业链闭环。

勐腊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依托中老铁路 “铁路 + 公路” 联运优势,推动勐阿口岸与老挝琅勃拉邦口岸建立 “点对点” 通关协作机制,同时扩大农产品进口品类,将老挝玉米、绿豆等纳入快速通关范围,持续释放口岸贸易潜力,助力中老边境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滚动至顶部